大學碩班資訊集合站

沒有學習歷程怎麼辦、重考生備審資料、學習歷程重要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在ptt社群跟網路上大家這樣說

沒有學習歷程怎麼辦在[心得] 學習歷程採計的已公開資訊- 看板SENIORHIGH

作者[心得] 學習歷程採計的已公開資訊
標題csjan (...)
時間2019-09-19 21:23:30 UTC


敝校近期要親師座談會,我整理了目前學習歷程採計的公開資訊

雖然有很多都是草案,但已經可以看得出來這套系統大致上如何運作


這是敝校選課手冊裡的資料,大致介紹111年的升學制度和學習歷程檔案。
https://imgur.com/zZNOmYx

招聯會在8/30公佈了「各校系學習歷程核心資料(草案)」
也就是各校系他們學習歷程比較看重的項目有哪些
至於詳細比例則是各校系的內部非公開資訊
https://www.cac.edu.tw/cacportal/jbcrc/LearningPortfolios/index.php

隨機找了兩個校系,這是比較認真應對學習歷程的校系
https://imgur.com/1ZjnpMA

然後這是對照組
https://imgur.com/jOR0G9s

這是「課程學習成果」的統計資料
理工科系很多都會採計「自然科探究與實作」
人文社會科系很多都會採計「社會科探究與實作」。
https://imgur.com/2Ssmsun

這是「多元表現」的統計資料
大學校系被規定必採計「自主學習成果」。
https://imgur.com/QjY8lL1

另外有個建制中的網站,叫「學習歷程體驗網站」
是大學教授在審查學習歷程的工具
雖然在建制中,但可以看得出來功能很強大。
這個網路應該可以解答大部分對學習歷程的疑問。
http://eptool.cloud.ncnu.edu.tw/index.php
http://testeptool.cloud.ncnu.edu.tw/sites/Q0/#nbb

截幾張圖來瞧一瞧
「課程學習成果」呈現出來的樣子
https://imgur.com/hMHQwjo

「多元表現」呈現出來的樣子
https://imgur.com/qlv9p2B

「修課紀錄」呈現出來的樣子,這個功能最可怕
https://imgur.com/qahJTdu

最後還有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https://collego.ceec.edu.tw/
也是因應新課綱而建制的網站
所有關於大學探索的資料上面都找得到
而且數據都是ColleGo!團隊實際發問卷到各校系調查的結果
比如說,他們會去問各個化工系,唸你們系是哪個科目比較重要?


另外講個小心得
今天有點被迫去參加一個「自然科探究與實作」的說明會
但收穫還是不少

將近2000個大學校系,就有500多個要採計自然科探究與實作
大概是所有理工科系都指定要採計了

「自然科探究與實作」是個全新的課程
核心目標是要帶領同學「經歷科學過程」
這究竟要怎麼做,這幾年大家都在試行和摸索
甚至有些學校今年高一就直接上這門課了

許多自然科老師都抱著很強的意志和信念在準備這門課(當然是指有在準備的)
如果這門課上的內容真的有用
大學端依照這標準收進來的學生也超強
那「根本性地改變中學的科學教育」這件事
就會在我們這一代完成
想一想真是不可思議

新課綱如果能成功
是有賴於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而不是只有教育理念)
改天再發文討論

--
也有因為新課綱而重新燃起熱血的老師

前面討論過了,舊課綱學生在新制度裡升學
雖然表面上能參加申請,但實際上只有考試分發一途,估計只有30~35%名額
然後以後就是這樣了,重考生會在制度裡被邊緣化

我覺得這幾年末代課綱的黑老鼠比較可憐,制度卡了一堆問題動不了

不是

舊課綱的學生理論上還是有個系統可以交備審資料
但很難跟新課綱的學習歷程競爭
並不是說新課綱的學生比較厲害
而是新課綱的學生,背後有整個教育制度在push他做學習歷程
舊課綱的學生基本上就只能靠自己

新課綱不是你想的這個樣子
我是想把新課綱的資訊慢慢發上來
結果大家只關心怎麼重考@@"
但這也看得出來,接受過中等教育的人,很多人打從心裡是不相信學校的

確實就是你說的這樣
新課綱要求的許多實作課程,備課的時間與心力是一般課程起碼3倍以上
大部分的傳統課程其實變化不大,學測也都還是要考
所以實務上也不是每個老師都需要真的投入,但越多人投入會越好
至於有在狀況內且有參與能力的老師實際比例…
每一科、每一個區域、每一個學校都不同,但有個50,60%以上就非常好了

太好了,終於有人抓到重點了T T
然後馬上就會有一個問題:實作應該是蠻重要的吧?那為什麼以前不做?
不過我看不懂後面那句話

如果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像以前那樣就好
我的回答通常是,恭喜你生對時代

新課綱的實作還分很多種,不一定是專題
但推廣到全國真的難度相當高,北部、各地一中女中以外的學校,不曉得進行得如何

雖然說新課綱強調許多實作課程,但並不是在學習純技術的東西
而是透過實作,將知識的學習昇華到較高的層次,姑且稱為素養吧
這樣的東西適不適合每個人學習,實在是大哉問
國中能不能將學生適當分流,更是巨大的社會文化問題

校訂必修
自然科探究與實作
社會科探究與實作
多元選修
自主學習

每個方向都不太一樣,這會再寫一篇文章說明

每學年強迫上傳的學習歷程會引導學生比較容易找到自己的目標
我打了很多字但刪掉了,這個問題層次和面向很多,先姑且這樣答吧

不算,所以超難
至於都在做什麼,會再發篇文章解釋

這問題實在是太精闢了,這也是我們邊做邊在想的事情

你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大家在大學裡覺得很好玩很有意義的事情,如果搬到高中會…?
另外還有錢、人力、和制度綜合起來的複雜問題

等等等等等,這個結論從哪來的?
更仔細點說的話,哪一項變革或作法讓你這樣認為?

神奇的繁星制度已經有效改善這樣的狀況
過去台大學生大部分都來自明星高中
現在全台灣幾乎每所高中都至少有一個人繁星錄取台大
重點是,這些人成績平均表現比申請生和指考生都好

至於108課綱,理論上應該不會加大城鄉貧富差距
理想上的話是會稍稍減緩
不過基本上,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是適才適所
不要期待教育制度解決所有的社會問題

我應該是把好幾個資訊混在一起了
而且不知道有樓下貼的這個研究報告
我再來好好看一看

新課綱的主要三種入學方式
繁星、申請、考試分發
只有申請需要看完整的三年成績,也會看課程成果等歷程
準備要考分科的學生高三只會唸要考的科目
繁星雖然幾乎不變,但不需要用到課堂成果、多元表現…等
跟申請相比之下,似乎cp值有點太高了,也就是說變得有點投機
我先大膽假設以後申請生的整體表現會優於繁星生

有很多種,每個課程每個學校做的都不太一樣

先做一個假設:
在校成績好的人,大學的學業表現,比一次性考試好的人還要好
根據我前面貼的招聯會影片,做這假設應該合理,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也會認同

接著把人分成三類
1.在校成績好,一次性的考試也很厲害
2.在校成績好,但一次性的考試很差
3.在校成績差,但一次性的考試很厲害

如果指考先考,1+3會先上大學,然後2才上大學
1的人,因為高中在校成績好,所以在大學成績也很好
但因為先考指考,所以1的人會被歸類在,有考過指考所以大學成績好
然後指考入學生,大學成績好的比率就會提升,然後得到你想要的結論

但這樣的推論或技術操作其實沒什麼意義
因為繁星的意義在於把2的學生挑進來,在純聯考時代這些人是直接被犧牲的
(其實常被問這個問題,我現在知道要怎麼答了 level up 登登登)

但我還是在極端的假設之下討論了一下
而且還真的得出一些有用的結論XD
感謝物理系給我的訓練
https://tinyurl.com/y6k6n833
這是中國用AI頭套監控小朋友的新聞
這個跟學習歷程無所遁形的審查工具差很多吧

順便說明一下
學習歷程系統會要求同學每學期或每學年上傳檔案
有些老師也會結合課程評量,要求同學期末生出報告,順便可以上傳
但同學傳不傳是他自己的事情,老師是被動地幫同學認證
不過以我們社區高中的習慣,應該會發通知單要同學簽名確認他有無上傳檔案
那不然到時候一堆GGYY的家長來學校鬧

推 psp123456e: 如果是有教學熱忱的老師 大概覺得很熱血吧 09/19 21:29
推 awerte: 如果有人重考三年怎麼辦? 09/19 23:44
推 applejuicy: 可憐的白老鼠 09/20 00:04
推 flash2001: 也就是說因為舊課綱的人因為沒有學習歷程這個東西,所 09/20 01:02
→ flash2001: 以不能參加個人申請? 09/20 01:02
→ kevin77884: 改成這種制度 真的有父母從小栽培才比較有機會出頭 09/20 02:27
→ kevin77884: 大器晚成 或是高三才發現自己興趣開始認真的就慘了 09/20 02:28
→ kevin77884: 無法重考 這制度是真正的一次定終身 09/20 02:29
噓 SunSky0126: 紅明顯:並沒有,那是他推測的 09/20 04:28
→ SunSky0126: 發現興趣才開始認真是殺毀啦XDDD 慢慢來就會不利是你 09/20 04:30
→ SunSky0126: 自己瞎猜的吧 09/20 04:30
推 SunSky0126: 補充紅明顯那段:就算是原po,他也只是推測會被邊緣 09/20 04:50
→ SunSky0126: 或不利,並沒有說不能參加…… 09/20 04:50
推 booksy: 其實舊課綱是老師最好準備的,但不乏很多老師敷衍了事, 09/20 09:15
→ booksy: 甚至有數學老師看詳解寫黑板,而新課綱更吃老師熱忱,這 09/20 09:15
→ booksy: 些老師在新課綱難道會浴火重生嗎?這是我最擔心的事... 09/20 09:15
推 psp123456e: 我懂了 新課綱從制度面讓你去做實作 舊課綱沒有 難怪 09/20 10:01
→ psp123456e: 那麼多大學會採計 如果我是大學方 也會想錄取有這方 09/20 10:01
→ psp123456e: 面能力的學生 這才能跟大學課程接軌(不過大x中心真的 09/20 10:01
→ psp123456e: ...連承認實驗題有版本沒有實驗都辦不到==) 09/20 10:01
噓 sinana: 可憐的白老鼠+1 09/20 10:03
推 psp123456e: 括弧內只是我想婊大x中心啦.... 09/20 10:55
→ psp123456e: 以前有學校做啊:麗山 09/20 10:56
→ psp123456e: 全校都做專題 應該有像原po說的實作吧(據我所知 不只 09/20 10:58
→ psp123456e: 自然科 文科也有人做專題 有錯請指正) 09/20 10:58
推 psp123456e: 只是教育部這樣是推廣到全國(?) 09/20 11:00
推 Joan77my: 推!謝謝老師的整理與說明 09/20 12:41
推 Joan77my: 雖然對新制不利於舊制重考生而沮喪,但新制的出發點很好 09/20 12:45
推 flash2001: 也就是說舊課綱的學生因為沒有學習歷程,會比較吃虧, 09/20 17:44
→ Saxchubby: 學生程度只有PR30~50的高中根本做不起來..... 09/20 17:52
推 Lincoln: 其實實作到中段學生幾乎看不出能力了 09/20 18:06
→ psp123456e: 實作有哪幾種 可以po上來嗎 09/20 18:28
→ psp123456e: 我覺得重考生最大的劣勢是沒有資源沒有學校讓你去做 09/20 18:31
→ psp123456e: 這方面的資料 而且同時要準備學科 要怎麼同時準備? 09/20 18:31
推 whalewhere: 這樣看來 以後高三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做才開始認真 09/20 19:17
→ whalewhere: 的人就沒有逆轉的機會了對不對? 09/20 19:17
推 Apache: 可以先去做一兩年年研究再申請 09/20 19:27
推 LaAc: 做課程實驗算實作嗎?算的話還挺簡單的 09/20 19:31
→ wen17: 如果是現在的重考生 你大學總有碰過相關科系的教授吧... 09/20 19:42
→ wen17: 真有興趣可以找教授聊聊 多半的教授都會給出方法的. 09/20 19:42
→ wen17: 當然你大學都在摸魚 或者N年重考的 我覺得洗洗睡吧 09/20 19:43
推 dy2012: 這樣的制度才能避免一試定終身吧 至於重考生本來就不用 09/20 22:54
→ dy2012: 特別為他們想吧 畢竟整個政策改革的方向不是為了那些人 09/20 22:54
推 junhai: 同意樓上論點 09/20 23:02
推 LaAc: 蛤不算喔?那我也不知道還有什麼一般生可以做的了。 09/20 23:56
→ LaAc: 他們是希望高中生做出什麼更有價值的東西啊? 09/20 23:56
推 psp123456e: 其實到大學做普化實驗我覺得很好玩 如果高中端讓人 09/21 03:33
→ psp123456e: 有機會自己生出一個實驗成品 我想對學科學的興 09/21 03:33
→ psp123456e: 趣會大增吧(不論是自然科學or社會科學) 09/21 03:33
推 Lincoln: 所以以後的私立學校會更盛行,貧富差距變大 09/21 04:51
推 JacobEvans: 我想請問一下這樣會不會加大城鄉差距呢? 09/21 07:39
推 LaAc: 樓上上上,其實高中一直都有,只是很多高中都不讓學生組哦 09/21 10:00
→ LaAc: *做 09/21 10:00
推 Apache: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09/21 12:06
→ psp123456e: 是喔!?我以為是沒人做 09/21 14:59
推 s505015: 繁星表現比申請和指考好的論點在哪啊 09/21 23:27
→ s505015: 還是又是引用清大的 09/21 23:28
→ s505015: 我看到台大是跟你說的相反 09/21 23:28
→ wen17: 你要的台大論文 我不知道為啥你說台大說相反 09/21 23:50
→ wen17: https://bit.ly/2QtkL9v 除非你眼睛只看到自己想看的 09/21 23:50
→ wen17: 唯一能說相反的就是說後段高中"三類"的繁星比指考的差 09/21 23:51
→ wen17: 至於為啥三類這麼特殊 文章中並沒有探討這點 09/21 23:52
→ wen17: 關於明星高中與否的繁星生問題 你可以從28頁開始看 09/21 23:54
→ wen17: 另外37頁表示數據上來看 2階的篩選成績能相對有效 09/21 23:57
→ wen17: 預測學生的大學學業表現 09/21 23:57
→ wen17: 唯一能符合你說的台大說繁星不好的 大概就38頁第二段 09/21 23:59
→ wen17: 但你如果仔細地看清楚那段在講啥 應該也會發現那是曲解 09/21 23:59
→ psp123456e: 後段高中三上只上複習 三下飆完一整年的課 誰能吸收 09/22 00:11
→ psp123456e: 阿www 09/22 00:11
→ psp123456e: 而且繁星上了應該很多人就沒那麼專心到課業上 最重要 09/22 00:11
→ psp123456e: 的選修就放飛自我了ww 09/22 00:11
→ psp123456e: 而想認真學的一學期上完最難的高三 有可能吸收的好嗎 09/22 00:11
→ psp123456e: ? 09/22 00:11
→ psp123456e: 而三類的選修幾乎是大一普x的先修... 當然爆阿w 09/22 00:11
→ psp123456e: 我同學的真人案例 還好我當初沒留下來 至少高三還是 09/22 00:12
→ psp123456e: 正常教學 09/22 00:12
推 psp123456e: 還有實作想叫大家寫小輪文吧www 09/22 00:14
推 s505015: https://www.google.com.tw/amp/s/news.ltn.com.tw/amp/n 09/22 00:26
→ s505015: ews/life/breakingnews/2154466 09/22 00:26
→ s505015: 似乎不是我說的 新聞就有的東西 09/22 00:26
→ s505015: 不知道是誰眼睛只看自己想看的 09/22 00:27
→ s505015: https://reurl.cc/8l36NX 09/22 00:27
推 s505015: 來 用您的文章 09/22 00:34
→ s505015: p.4 來自 2011–15 年內無人以申請或指考進入台大的高中 09/22 00:34
→ s505015: 的繁星生, 其學業 09/22 00:35
→ s505015: 成績則顯著低於指考生 09/22 00:35
→ s505015: 所以他的意思是 原本就是頂尖高中的 09/22 00:36
→ s505015: 本來就沒差 如果是沒有念過台大的高中 09/22 00:36
推 s505015: 再來您的那篇p.26 你也看一下 09/22 00:43
推 s505015: 還有p.32 先前我們發現繁星生的學業表現優於指考生, 這主 09/22 00:53
→ s505015: 主要歸功於 「台大 150」 繁星生優異的學業表現。 09/22 00:53
推 s505015: 而且那篇有個盲點就是 09/22 00:59
→ s505015: 他指考生也是拿學測分數來評比 09/22 01:00
→ s505015: 以學測自然科 跟指考各科 09/22 01:00
→ s505015: 考的習慣和方式都不同 09/22 01:00
→ s505015: 然後再看p.44-p.45 09/22 01:02
→ s505015: 您會發現排除了15級的後 並不是繁星最好 09/22 01:03
→ wen17: 那段我當然看過了... 但請你看完 後面都有解釋 09/22 01:03
→ s505015: 很多是繁星最差喔 09/22 01:04
→ wen17: 另外我就是在嗆張教授 我知道那是他嘴的r 之前戰文我都在 09/22 01:04
→ s505015: 解釋啥 09/22 01:04
→ s505015: 他解釋有問題啊 09/22 01:05
→ s505015: 就是本來很強的繁星 09/22 01:05
→ s505015: 就是很強 09/22 01:05
→ wen17: 關於你說的p4還有p44~45 我可以用一句話解釋 09/22 01:05
→ s505015: 但是一旦去掉那群 就不是啊 09/22 01:05
→ wen17: 沒有控制學測成績這個變因 完畢 如論文內說的 09/22 01:05
→ wen17: 哦 p44有控制 抱歉有點晚了頭昏了 09/22 01:06
→ wen17: 但我仍然建議 您應該看一下論文37~38頁 09/22 01:07
→ wen17: 作出來的數據還要討論顯著與否 09/22 01:08
→ wen17: 我建議您要不是這方面專業的 直接參考文章內的結論 09/22 01:08
→ wen17: 是比較恰當的做法 09/22 01:08
推 s505015: 他日乎也不是做教育的專業吧 09/22 01:08
→ s505015: 他是經濟學系 09/22 01:09
→ wen17: .... 資料分析上面 經濟學系的應該可以算足夠專業了 09/22 01:09
→ wen17: 你要清楚這篇文章並沒有告訴你怎麼改善這樣狀況 09/22 01:09
→ wen17: 只有分析數據指出狀況 09/22 01:10
→ s505015: 經濟為何是資料分析專業 09/22 01:10
→ wen17: 為什麼啊 因為現在不會算數的經濟學家都快死光了r 09/22 01:10
→ s505015: 大數據分析可不是只有經濟系有吧 09/22 01:11
→ wen17: 經濟所跟經濟系是兩個世界 09/22 01:11
→ s505015: 是啊 但是會算數的可不是只有經濟學家啊 09/22 01:11
→ wen17: 當然不只經濟系有啊 所以有這專業的不只經濟系 09/22 01:11
→ wen17: 而且說實在的 這篇文章看起來不是大數據吧 就以前的統計 09/22 01:11
→ s505015: 是啊 所以我也引用其他人的專業分析 09/22 01:12
→ wen17: 我的意思是 如果您沒有這方面專業 那不建議去判讀 09/22 01:12
→ s505015: 是啊 我是說會分析的可不只有經濟 09/22 01:12
→ wen17: 張耀文教授並不是發表論文 是口頭陳述.... 09/22 01:12
→ s505015: 那你怎知我沒這方面專業 09/22 01:12
→ wen17: 我希望您能理解其中的力道 有不少教授也愛放炮 09/22 01:12
→ s505015: 我也只是把它文章那榮提出 09/22 01:13
→ wen17: 但是放炮與論文 力道是全然不同的 09/22 01:13
→ wen17: 我一開始不知道 但是你扯大數據之後我就知道了. 09/22 01:13
→ s505015: 真的 所以他分數引用怪怪的 09/22 01:14
→ s505015: 我是說會大數據分析的不是只有經濟 09/22 01:14
→ wen17: 所以其實一開始有回應你了啊 因為單純看數據的高低不夠 09/22 01:14
→ s505015: 意思是會數據分析的可不是只有經濟會 09/22 01:14
→ wen17: 你還要去檢定這個高低落差呢 是因為什麼比較有可能 09/22 01:14
→ s505015: 不是 是他根本取的分數有問題 09/22 01:15
→ wen17: 是因為運氣產生的偏差呢 還是真的就是高的比較高呢 09/22 01:15
→ s505015: 你指考生為何是用學測科目比 09/22 01:15
→ s505015: 雖然這是無法拿其他來比 09/22 01:16
→ wen17: 哪個比較有可能 這點上論文中35~36頁有案例給您看 09/22 01:16
→ wen17: 關於這點 那是因為要固定同樣的變數 09/22 01:16
→ wen17: 我們假設學測有一定能力排序學生的實際能力 就這樣 09/22 01:17
→ s505015: 所以告訴我們這個假設有誤 09/22 01:17
→ s505015: 你把15 14 13 分後 出現很大問題 09/22 01:18
→ wen17: ... 為啥告訴你這假設有誤? 因為做出來的東西不符合你要? 09/22 01:18
→ s505015: 如果能排序 就不會呈現這個狀況 09/22 01:18
→ wen17: ..... 我覺得這只能看出數學好跟不學不好的狀況 09/22 01:18
→ s505015: 數據分析不能看我要的啊 09/22 01:18
→ wen17: 不能混為一談 09/22 01:18
→ s505015: 你這樣太主觀了 數據分析要超然啊 09/22 01:19
→ s505015: 你要看完整數據 不能只看一個啊 09/22 01:19
→ wen17: 算了 不扯了 09/22 01:19
→ s505015: p44-p45 你指探討15級? 09/22 01:19
→ wen17: 根本不是主不主觀 是你沒搞懂人家在做啥.... 09/22 01:20
→ s505015: 14 13 你不看? 09/22 01:20
→ s505015: 不是啊 你數據不能只探討一半啊 09/22 01:20
→ wen17: 就拿微積分來看 12級分~15級分都是繁星好r 這是一整個區段 09/22 01:21
→ wen17: 8~11都是繁星差 更下面的那人數我覺得比起來沒意義了 09/22 01:21
→ s505015: 拿微積分你認真? 09/22 01:21
→ s505015: 你那邊有文組的啊 09/22 01:22
→ s505015: 他可是說文組 繁星大於其他2個啊 09/22 01:22
→ s505015: 你有認真看完嗎 09/22 01:22
→ wen17: 我覺得沒看懂的是你 我也懶得扯了 祝你好運 09/22 01:23
→ wen17: 從你會拿張耀文教授的言論扯 我就覺得你根本在公三小 09/22 01:24
→ wen17: 解釋起來因為缺乏的背景知識太多 太累 09/22 01:24
→ wen17: 你要質疑這篇論文的話 可以完整地把質疑的意見寫清楚 09/22 01:25
→ wen17: 回一篇文 推文這樣破碎的質疑 增加了更多溝通成本 09/22 01:25
推 robinyu85: 我就問一個問題 時間順序改成指考分發-學測-繁星 09/22 01:50
→ robinyu85: 繁星的人成果還會好嗎 09/22 01:50
→ robinyu85: 可以合理質疑 繁星的學生成果較好可能是因為時間上的優 09/22 01:54
→ robinyu85: 先 09/22 01:54
→ robinyu85: 在"能力好的學生在三者都能達到好成果"的前提下 09/22 01:55
→ robinyu85: 越前面收到的學生本來就比較可能有好的大學成績 09/22 01:55
→ robinyu85: 缺乏檢視時間上的明顯差異就把歸因於入學方法差異 09/22 01:56
→ robinyu85: 顯然沒有完整考慮所有可能原因 09/22 01:56
推 SunSky0126: 我每次看到這問題都有午餐和晚餐調換過來的既視感www 09/22 04:59
推 Apache: s50是重考生嗎 09/22 11:38
→ SunSky0126: 嘛 會說這問題就是這想法似乎可行,但我看到順序變這 09/22 11:49
→ SunSky0126: 樣只會想砍人--這會像整界重考後大家個申都跑回學校 09/22 11:51
→ SunSky0126: 然後一個月要結束......不可行的東西是要討論個鬼= = 09/22 11:51
→ miw1980: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5553278 09/22 13:37
→ miw1980: 8121203&id=430854457255708 09/22 13:37
→ miw1980: 抱歉不太會縮文,只是今天看到,剛好聯想到這個。 09/22 13:38
→ miw1980: 哦次88 09/22 13:46
推 robinyu85: 繁星還是要看學測成績 學測也是一次性考試啊 09/22 15:48
→ robinyu85: 怎麼繁星就變成可以收你所謂的2的學生 09/22 15:48
→ robinyu85: 而且一次性考試? 可以重考啊 幾次都沒上 問題在哪? 09/22 15:48
→ robinyu85: 在校成績的變數很大 會給某些學校操作的空間 09/22 15:48
→ robinyu85: 建中的前20% 跟後段學校的前20%就是差很多 09/22 15:48
→ robinyu85: 很多人不服氣就是這樣 因為在校成績是同學校比 09/22 15:48
→ robinyu85: 對手不一樣怎能一談 考卷難度也不一樣 09/22 15:48
→ robinyu85: 既然你認為可以收到所謂2的學生 09/22 15:48
→ robinyu85: 那麼實驗應該要著重在繁星真的能收到所謂2的學生 09/22 15:48
→ robinyu85: 而且這些2的學生真的能在大學有好的表現 09/22 15:48
→ Apache: 兩邊都沒辦法證明 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 09/22 15:56
→ wen17: 社會科學很難做到證明 最多說哪邊"相對可能"是對的 09/22 16:29
→ wen17: 繁星的學測成績印象只是檢定標準 而非評分標準 09/22 16:29
→ wen17: 如果我記憶有誤請打臉我 09/22 16:29
→ wen17: 實際上你要承認 沒有單一制度是盡善盡美 09/22 16:30
→ wen17: 每個制度都會收到部分不是那麼恰當的學生 09/22 16:30
→ wen17: 也會收到只有這個制度才比較會綻放光芒的學生 09/22 16:31
→ wen17: 固然對於你看到存在不該進去的菜雞混進去很不爽 09/22 16:31
→ wen17: 但你要能認知到這是不可避免的 你弄指考也是 09/22 16:31
→ wen17: 至於你說繁星怎麼收到2的學生 09/22 16:32
→ wen17: 文章中有描述繁星的學生整體來看 入學後的成績越來越好 09/22 16:32
→ wen17: 似乎可以部份回答你的問題 至於如何完整的回答你的問題 09/22 16:32
→ wen17: 暫時作不到 所以我們還有寫論文的研究價值 09/22 16:33
推 SunSky0126: 對絕大多數繁星來說都是如此,很少部分的校系會比到 09/22 21:21
→ SunSky0126: 級分比序 09/22 21:21
推 wujay: 我是認為不需要吵一次性考試的問題, 真正的問題是大學只想 09/28 15:14
→ wujay: 趕快收進新生, 至於是不是一試定終生根本沒人在乎 09/28 15:14
噓 HdDevil: 又一個被洗腦的教徒。人往私立學校擠和刻意用繁星鑽漏洞 01/08 22:24
→ HdDevil: 早就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了,一堆靠爸族高中生做博班等級的 01/08 22:24
→ HdDevil: 科展,階級複製變嚴重。還妄想這是邁向理想烏托邦,笑死 01/08 22:24
→ HdDevil: 真以為繁星的都弱勢也是醉了。看一下台大醫科薇閣出來的 01/08 22:25
→ HdDevil: 比例和私校節節上升的人數好嗎 01/08 22:25
噓 HdDevil: 面試用資料會準全世界百大企業和上億的企業主就不用為了 01/08 22:28
→ HdDevil: 人力資源頭疼了啦。面試講一套,錄用後做一套,沒出過社 01/08 22:28
→ HdDevil: 會上過班是不是? 01/08 22:28
→ HdDevil: 要不要看一下研究生討論版和碩博班的教授與學生間的恩怨 01/08 22:31
→ HdDevil: 情仇有多少?每個都親自面試進去的,結果?會相信面試的 01/08 22:31
→ HdDevil: 人簡直低能兒 01/08 22:31

沒有學習歷程怎麼辦關鍵字相關的推薦文章

沒有學習歷程怎麼辦在大學重考|新型學測重考常見問題|學習歷程、考試制度的討論與評價

「沒有學習歷程該怎麼辦?」是重考生常見的問題。 對於這件事,舊課綱的考生不用擔心。 教育部表示:111 學年新課 ...

沒有學習歷程怎麼辦在沒有好的學習歷程檔案就上不了好大學嗎?高中升大學常見7大 ...的討論與評價

無論今年升高一或就讀高二、高三的學生,都會受新課綱影響。究竟大家擔心的學習歷程檔案該怎麼準備?學測素養題又會怎麼考?高中生父母和老師看過來,正確了解 ...

沒有學習歷程怎麼辦在111年學測考招大變革,舊課綱重考生沒有學習歷程檔案怎麼 ...的討論與評價

一、111年學測重考生沒有學習歷程怎麼個人申請? 學習歷程檔案,所提交的內容與舊課綱備審資料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差異,兩者都是為了讓大學端了解高中生 ...

沒有學習歷程怎麼辦在ptt上的文章推薦目錄

    沒有學習歷程怎麼辦在舊課綱考生想重考備審資料可替代學習檔案 - 聯合報的討論與評價

    2021年7月1日 — 清大教務長焦傳金說,大學老師在書審評分上絕不會有差異,只要認真準備備審資料,重考生沒學習歷程檔案不會有問題。 基隆市立八斗高級中學校長黃致誠說, ...

    沒有學習歷程怎麼辦在112學測重考值得嗎?108課綱重考3大迷思和全方位評估的討論與評價

    學習歷程怎麼辦 ? 教育部目前還沒有明確公佈112學測重考生學習歷程平台還能否使用,所以想要準備重考的同學需要把自身的學習歷程檔案備份好,最後審查資料還是能用pdf檔案 ...

    沒有學習歷程怎麼辦在108課綱 沒有好的學習歷程檔案就上不了好大學嗎?升學常見7 ...的討論與評價

    從2019年9月升高一或就讀高二、高三的學生往後,都會受新課綱影響。究竟大家擔心的學習歷程檔案該怎麼準備?學測素養題又會怎麼考?高中生父母和老師看 ...

    沒有學習歷程怎麼辦在明年大考恐兩敗俱傷,高三、重考生要跟誰討公道? - 遠見雜誌的討論與評價

    一位重考生說:「我都在準備數乙,也沒有數甲的資料,我要跟誰討公道」? ... 月下旬2.5萬份高中學習歷程檔案上傳遺失後,日前各大學校系公布簡章, ...

    沒有學習歷程怎麼辦在大學考試與招生篇 - 108課綱資訊網的討論與評價

    (2) 招生(繁星及申請入學)辦理期程向後延,讓高三的學習歷程都可以包含到下學期 ... Q7:如果高中階段沒有上到一些非常特殊的選修課,是不是就有可能不能申請理想的 ...

    沒有學習歷程怎麼辦在學習歷程Q&A的討論與評價

    如果平時不多做一些檔案,等到高三時,沒有東西可提交至甄選的科大,當然會影響到甄選的成績。 6. 若是學習成果檔案送出給「教師 ...

    沒有學習歷程怎麼辦在高中生必須知道的學習歷程檔案迷思補習「補」不來的討論與評價

    九月入學的高中生開始採用學習歷程檔案,之前的學生如要參加大學申請入學、沒有學習歷程檔案怎麼辦?朱俊彰表示,沒有檔案的學生仍可採現行的「備審資料」上傳申請。

    沒有學習歷程怎麼辦的PTT 評價、討論一次看



    更多推薦結果